1月15日,公司科研人员与中国矿业大学就“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断层区域岩层软化”进行了技术交流。公司副总经理刘新民、总工程师吴杰、相关部室、象山矿井、下峪口矿及中国矿业大学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。

会上,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徐金海就《膨胀剂静态致裂技术》《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》《水力压裂致裂技术》3种方法,从致裂原理、关键技术、施工工艺、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。各职能部室及生产矿井技术人员围绕工作面生产情况、致裂可行性及适用性等进行了讨论与交流。
吴杰对各项技术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,他指出,采用致裂技术软化岩层时,必须充分考虑到岩层层理、节理发育程度,严格控制破碎岩层方向与岩块大小;同时他强调,致裂设备尺寸、能力要与生产工艺相匹配。
刘新民指出,此类技术的应用要切实达到智能化工作面设备保护、安全高效生产,要求象山矿井2月底完成21313回采地质说明书编制,针对工作面可预见断层、隐伏断层要在回采地质透明化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技术方案。(白伟)